德國Uhde公司2008年開始在中國進行Prenflo氣化技術的推廣,該氣化技術第一個商業(yè)化裝置是在西班牙建立的1套IGCC示范電站,日處理2500噸混合燃料(煤與石油焦各半),氣化壓力為2.6MPa、溫度約1700℃,氣化爐殼直徑5米、高45米。
Prenflo氣化工藝的結構特點:
(1)制粉和輸送系統(tǒng)。與Shell煤氣化工藝的進料系統(tǒng)相似,Prenflo氣化工藝也采用干法進料系統(tǒng)。對制粉系統(tǒng)的要求是:對煙煤的煤粉細度R100為25%,且含水量小于2%(Wt);對于褐煤要求煤粉細度R100為25%,且含水量小于6%(Wt)。
(2)氣化爐和煤氣冷卻器。Prenflo煤氣化爐有4個燃燒器,對稱布置,從給料系統(tǒng)送來的煤粉與氧氣(85%純度)和水蒸汽一起噴入汽化爐反應區(qū)進行反應,反應區(qū)的溫度1 500 ℃左右,焰心的溫度高達2 000 ℃。煤氣中不含過高的碳氫化合物、焦油和酚。反應器區(qū)域的爐襯通過水冷壁來冷卻,同時可產生高壓飽和蒸汽,它與余熱鍋爐的高壓蒸汽相連。
從氣化反應區(qū)排出的液態(tài)渣,在集渣器的水槽中冷卻并用碎渣機破碎大渣,經(jīng)過閘門式鎖斗排出,并與水分離,渣被送入渣場或銷售,水可循環(huán)使用。粗煤氣在下部的反應區(qū)里形成后向上流動,在進入氣化爐上部的煤氣冷卻器之前,采用除塵后的冷煤氣對熱煤氣進行急冷,目的是迫使熱煤氣帶來的熔融態(tài)灰渣凝固而落入氣化爐底部排渣口。被急冷的煤氣繼續(xù)上升進入第1級煤氣冷卻器,煤氣先從冷卻器的中心圓筒上升至氣化爐頂部,然后折轉向下,從中心圓筒與爐壁間的環(huán)形對流冷卻區(qū)域從第1級冷卻器的底部(即氣化爐的腰部)離開進入第2級對流冷卻器,第1級冷卻器的環(huán)形冷卻區(qū)布置有4層螺旋管換熱器,熱煤氣在管外流動,水在管內流動,并產生高壓飽和蒸汽。這是Prenflo與Shell氣化爐的不同之處。
第2級冷卻器的結構與Shell氣化工藝的對流冷卻器相似。內部也是布置多層的螺旋盤管換熱管束,西班牙Puertollano IGCC電站中的Prenflo爐第2級對流冷卻器螺旋盤管共6層,上下共分3組,熱煤氣經(jīng)過第2級冷卻器后,一般被冷卻到250 ℃左右,同時也能產生飽和蒸汽。
(3)除塵和飛灰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冷卻后的粗煤氣經(jīng)一級干式除塵器(陶資過濾器或旋風分離器使大部分飛灰被收集,經(jīng)鎖斗,用N2送回氣化爐,以提高碳的轉化率。粗煤氣再經(jīng)一級水洗滌器使煤氣中的灰塵含量小于1 mg/m3,然后進入脫硫系統(tǒng)。
本站咨詢熱線:028-83667786,89309098,83667798,13258372008,1330809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