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多數尿素為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原設計生產能力較低,經過近幾年的增產改造,生產能力大大提高。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原裝置設備互相不匹配,熱能利用率低,各項消耗偏高。也失去了企業在市場的競爭能力,限制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根據國內尿素生產裝置的具體情況,針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節能技術,我公司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改良型熱循環尿素生產節能新技術,成為國內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尿素生產節能新技術,是利于企業利于社會環境的節能降耗項目。
技術專利特點說明
山東德州百斯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化工節能環保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先后開發出多項具有自主專利知識產權項目,現整合國內外UTI、氨汽提、改良C、等先進尿素生產方法,針對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等工藝,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改良型熱循環尿素生產節能新技術。為推動國內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節能改造新發展,創造了條件。
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投資少、改造后各項能耗水平與先進汽提工藝相當,投資回報期可控在十八個月以上所述適用于現有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改良型熱循環尿素生產技術改造部位
1)尿素高壓合成: 采用尿素合成塔盤管換熱式等溫內件
2)尿素中壓分解: 加熱器采用降膜逆流兩段加熱形式,充分利用余熱提高甲銨分解率和總氨蒸出率;
3)尿素中壓回收: 吸收塔改為三段吸收形式,以便使氨冷器全部采用封閉低溫蒸發式氨冷,形成低水碳比一甲液,應用甲銨液濃度在線顯示儀,優化合成操作條件。
4)尿素低壓分解回收:采用新型低壓水解和二段分解一體化高效尿素低壓分解設備,增強汽液相余熱利用,且增加補二氧化碳回收新工藝。
5)尿素汽提水解技術:國內最節資-節能型尿素工藝冷凝液處理裝置,將廢水中尿素和氨含量均降至<5ppm,實現回收利用;將其余熱分級利用于中、低壓分解工序。
6)尿液蒸發提濃:充分利用甲銨反應低位能熱量,完全應用到閃蒸加熱器、一段蒸發加熱器系統;
以上各單元為獨立系統可分段分單元進行改造,也可全系統改造和新建尿素裝置。